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师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教师教育随笔1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初中语文教师教育随笔2关于阅读区建立的重要性,我似乎已经不用多说了。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幼儿园都会有阅读区,供小朋友们阅读。然而,在幼儿园小班的阅读区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幼儿园异常是小班的阅读区形同虚设。教师因为惧怕孩子把书撕坏,所以干脆不发给孩子书,除了幼儿的教材以外,不让孩子接触图画书。有的幼儿园虽然为孩子配了书,可是仅限于让教师拿着,给孩子讲,孩子没有操作的机会。笔者调查了几家幼儿园,不一样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
其实,我园也以往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小班发下去的图书要么像新书一样,没有发挥它的作用,要么就被小朋友撕成一页一页,不能看了。以至于图书在小班变成了一种摆设。
对于小班来讲,图书区的管理是个十分重要的工作,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阅读本事,让我们的图书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作用这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图书区的建立要遵循几个原则,如便于孩子取放,购买图书时选择孩子感兴趣并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图书,如绘本。在阅读区布置漂亮的环境,让孩子从喜欢环境开始喜欢阅读区,另外,如果有条件,能够放一些轻音乐,孩子会喜欢的。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必须让孩子接触图书。如果孩子没有接触图书的机会,那么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便如纸上谈兵,无从谈起。那种把图书束之高阁的作法无疑是不可取的。
也许有的教师会说:图书买来是看的,幼儿书的价格不菲,小班孩子还不懂事,让他们撕掉了多可惜啊!还不如等他们大了,懂事了再让他们看。是啊,等他们长大了,撕书的机率是少一些了,可是,小班时期接触图书的机会也失掉了,书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来比,哪个更重要相信教师们的心中都有答案。
接下来,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环节的管理,教师在其中扮演关键的主角。教师示范孩子们取书方法,翻页的方法时,动作要规范,要轻,让孩子在感官上感受到对图书要爱护。
当然,小班孩子的`自控本事比较弱,撕书在小班是常常发生的事。小班宝宝为什么会撕书呢原因有几下几点:
一是孩子的敏感期。三岁左右的孩子,手的肌肉正在慢慢发展,孩子会喜欢做一些手工,撕纸是孩子们喜欢做的工作。教师能够在美工区准备纸让幼儿撕。这样能够降低孩子撕书的概率。
二是图书资源不够。在图书资源比较少的情景下,孩子因争抢而导致图书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再次,不会保护图书,如翻页不注意,扔书等不良习惯。最终,模仿别的小朋友。孩子的模仿本事很强,看到有的孩子撕书,他们就会跟着学。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防止孩子撕书:
首先,教给孩子正确阅读的方法,从取书、翻书、阅读、收书,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能有效防止孩子撕书。
其次,满足孩子手部肌肉发展需要,在手工区投放材料让孩子自由撕折。可是要尽量避免把旧书撕掉让孩子撕着玩。
再次,发现有损坏书的现象要及时做出反映,不能视而不见。在幼儿规则养成中有一条重要的理论:破窗理论。即,当一个孩子违规而没有被制止,孩子违规的行为会越来越多,相反,如果立刻制止,就会有效扼制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看到孩子撕书时,首先要制止。并和撕书的孩子一齐把图书复原。这样做听起来很麻烦,但对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却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让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的职责,小班阅读区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以,我们不可忽视小班的阅读区,创造一切条件给小班幼儿阅读供给机会,理智地管理,使阅读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初中语文教师教育随笔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0xx年课标颁布以来,教师的定位更加准确,师生关系也悄然发生了 ……此处隐藏2587个字……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于是我就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她一点燃火柴能看到这种景象呢?”同学甲说:“是她太饿了,产生了幻想”,同学乙却说:“因为那天是圣诞节,而她却又冷又饿,又不能回家,所以产生了幻想”,当时,该学生也参与到同学中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理想。
因为改变了教学模式激起了他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学生意识,变硬性强迫接受为自己主动学习,到了期未考试,该同学的成绩从最后几位一下升到了前几位,并在后来的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跟许多同学一样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据学生本人介绍:目前已在重点高中就读,这就印证了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才是创造的原动力,是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型成果无一不是在对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先得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因此,在现实情况中,一个调皮好动的学生,在传统教育中也许是个后进者,但在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可能就可以改变成优秀的学生。
在小学语文教育岗位上磨砺了十来年了,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的独有特点和深刻意义:是小学生个体自小展现和表达自我的必要途径,又是青少年思品教育的基石,而且是一切人文学科的基础、如何使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效果发挥的最大,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是探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终极目标。当今时代的发展急切呼唤教育的方式。本人通过调查总结,认为教学创新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尝试探究式教学,摒弃"填鸭式"教学。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学习母语汉语的学科,我们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伟大祖国,积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都凝聚在语文中,因此学好语文并非朝夕之事,更不是仅仅通过四十五分钟式灌输就可以掌握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惰性,而没有熟练使用母语的积极性,也因此会有那么多的小学生讨厌写作文。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以及寻找新知识的求知欲,是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比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初步掌握自学的探究能力(如广泛阅读);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同时就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把握文化精髓,让学生诵读"古书"。熟读唐诗三百首,未能作词也能吟。可见诵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课一练几个生词,应该放广视野,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语感和灵感、不需要他们全部理解,只要做到流利背诵,就是语文学习的宝贵积淀和利器、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潜移默化中大有好处。
建议广泛阅读,而非选读"作文精编" 。小学生语文基础的优劣,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上。而非局限于儿童读物。拓宽知识和视野,早一点了解社会和生活,培养小主人精神,同时也达到思品教育的效果、阅读刊物可以是全国及当地新闻报刊,优秀读物等等、比如寒暑两个假期,学生如果有效利用的话,在语文能力上会有很大的提高,包括知识宽度,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等。
在语文课写字教学中,除指导写字外,我认为利用好学生自身的资源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利用写字比较好的同学为有利资源,树立他们为榜样,让同学们都来学习他们的长处,经常地组织他们进行欣赏。这样,学生们既明确了榜样的特点,又找到了差距。
班级中,有一位叫苏然的的同学,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因此我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树立了他为榜样,这样,在写字课上我把他的作业拿给大家看,让同学们进一步地了解他,了解他写字的方法以及写字的水平,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和他的比一比,让大家找到自己和她之间的差距。在将他平时写字的辛苦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些,最后作出这样一个结论——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最终能够取得好成绩。而后,引导大家向苏然同学学习,激励同学们努力去做,每天都把自己的字和的比一比,看一看自己进步了多少。在这一榜样的引导下,我们班许多同学的写字水平得到了提高。
另外,还要多树立一些有着不同特点的榜样,让孩子们有所比较,看到他们的优点。在我们班上,不止苏然一个同学是榜样,还有杨宏月同学、郭韵杰等等。杨宏月的特点是:书写整洁,结构匀称,基本笔画写得比较好。郭韵杰同学字的特点是:字体方正,落落大方。而张静同学字的特点是:结构严谨,笔画优美。在课余间,我会组织孩子们翻看他们的作业本,互相学习。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缺点,并从榜样那里找到补救的办法。
初中语文教师教育随笔5二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任务。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二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二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的,二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的教学效果。